公司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资讯

电话轰炸黑产链:揭秘与防范之道

时间:2025-08-03   访问量:1002

电话轰炸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近年来,电话轰炸案件频发,成为困扰普通民众的新型网络犯罪。所谓“电话轰炸”,是指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在短时间内向目标手机号发送大量骚扰电话或短信,导致受害者通信瘫痪。这类案件往往与个人信息泄露、恶意催收或网络敲诈相关联,背后隐藏着一条从数据贩卖到软件开发的完整黑色产业链。据统计,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侦破的此类案件超5000起,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

犯罪手法与技术原理

电话轰炸的实现主要依赖两种技术:一是利用网络电话(VOIP)自动拨号系统,通过虚拟号码高频呼叫;二是使用“轰炸软件”结合短信接口漏洞,批量发送验证码或垃圾信息。犯罪团伙通常以低价购买被泄露的手机号库,再通过暗网租用“云呼”平台服务,每分钟可发起上百次呼叫。更隐蔽的是,部分软件能伪装成正常APP诱导用户下载,暗中获取通讯录权限以扩大攻击范围。

受害者困境与防范建议

遭遇电话轰炸的受害者不仅面临通信中断的困扰,还可能因心理压力遭受财产损失。例如,诈骗分子会冒充公检法人员,趁受害者手机瘫痪时实施转账诈骗。对此,专家建议:一是启用手机自带的骚扰拦截功能;二是对陌生链接和APP保持警惕;三是发现被轰炸后立即联系运营商开通应急防护服务。2023年工信部已要求运营商建立“异常呼叫识别系统”,可自动拦截高频骚扰号码。

法律制裁与治理难点

尽管《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非法侵入他人网络、干扰正常功能”,但电话轰炸案件仍存在取证难、溯源难的问题。犯罪团伙常将服务器架设在境外,使用加密货币交易。目前,多地警方已开展专项打击,2023年广东某团伙因开发“轰炸神器”被判处3-7年有期徒刑。公众可通过“12321”网络不良信息举报平台协助提供线索,共同遏制这一灰色产业。

上一篇:电话轰炸陷阱:揭秘骚扰套路与自救指南

下一篇:没有了!